|
海东日报讯(记者 朵玉雪)今年以来,海东市医疗保障局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围绕“全民参保、乡村振兴、便民服务”三大主线,持续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推动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
海东市医保局将参保扩面作为首要任务,多措并举推进参保缴费工作,确保医疗保障覆盖全民,并强化部门协同,持续加强与税务、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的数据共享交流,精准掌握防返贫致贫监测人员信息,分类施策开展参保动员,特别是针对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重点群体,不断加大政策宣传和服务指导工作,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提升政策知晓度和满意度。截至2月底,向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推送因病返贫致贫数据2360条,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289947人,综合参保率达91.75%。
同时,海东市医保局严格落实困难群众参保资助政策,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困难群体,全额资助其参加居民医保,切实减轻农村居民医疗负担,确保困难群众“病有所医”。截至2月底,全市累计资助各类困难人员122566人,资助金额达2575.84万元,特殊困难人员、稳定脱贫人员参保率稳定在100%;严格落实门诊“两病”和特殊病慢性病待遇保障政策,进一步规范门诊特殊病慢性病待遇认定流程,让群众少跑腿快办事。
今年以来,新增认定门诊“两病”631人,门诊慢特病2371人;严格按照《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的通知》要求和“创造条件、优化流程、应纳尽纳”的原则,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推动医保政策向乡村倾斜,支持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截至目前,全市新增医保定点村卫生室14家,全市村级卫生室纳入定点管理数量达到1072家。
为进一步提升群众办事体验,海东市医保局持续优化医保服务,认真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大力推行“网上办”“掌上办”,实现参保登记“零跑腿”;推进医保经办服务下沉,已在全市6个乡镇(街道)打造“30分钟医保服务圈”示范点,在市内10家公立二级医疗机构设立了医保服务站,初步实现群众参保登记、信息变更、异地就医备案等高频事项“家门口”办理;持续优化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流程,扩大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覆盖范围。截至目前,海东市已与全国81076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全国异地就医定点结算,异地就医直接结算5.8万人次,结算金额0.89亿元,群众异地就医更加便捷高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