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66|回复: 0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海东加速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复制链接]

0

主题

2

帖子

3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4
发表于 2024-8-6 13: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东日报讯(记者 祁树江)近年来,海东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紧紧围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进一步优化优质资源布局,扩大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全市县域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围绕“以城带乡、以乡带村和县乡一体、乡村一体”的目标,海东市印发《海东市进一步加快推进医疗共同体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意见》《海东市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明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健全工作机制,推动工作落实。依托现有的医疗卫生机构布局,组建了9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促进县域内医保、医疗、医药“三医”协同治理。各县区均成立了党委政府牵头的县域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建立医共体章程,完善牵头医院和成员单位共同参与、定期协商的议事决策制度,规范县域医共体内部运行管理。
为高效率促进资源优化整合,海东市以推动医疗资源整合共享为核心,按照人员、业务、财务、资产、药品耗材目录和配送等“六统一”管理模式,推动医共体医疗资源整合共享。严格落实医共体用人自主权,建立县域医共体内人才柔性流动、双向交流机制,年内招聘“乡聘村用”大学生乡村医生55名。明确县域医共体年度目标任务和绩效考核指标,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对牵头医院实行定期考核并将结果与院长年薪、绩效工资总量和医保基金挂钩。实施医共体内基本药物、基本公卫服务经费打包付费制度,实行“统一管理、集中核算、统筹运营”的财务管理机制,实现医共体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建立医共体内药品“五统一”(统一采购目录、统一网上采购、统一采购价格、统一集中配送、统一药款支付)管理,制定《县乡两级用药目录》,促进基层用药采购“目录化”、价格“统一化”、药品“同质化”。
同时,持续推动县级牵头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作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省级试点单位,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互助经验”,并在全市乃至全省公立医院全面推广应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入选国家县级综合医院能力提升“千县工程”,互助县中医院等4家医院启动三级医院创建工作,民和县中医院等2家医院入选全国疼痛综合管理试点医院,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等4家医院通过胸痛中心(基层版)认证。全市累计建设1个国家级重点专科和66个省级专科,已建成四个“五大中心”42个,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在高质量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方面,海东市全面开展县域巡回医疗和派驻服务工作,增强基层乡村常见病、多发病和重大疾病救治能力,并充分发挥东西部协作平台作用,利用无锡市“1+8”组团式帮扶的有利时机,创新建立江苏省无锡市专家市域内统筹使用机制,推行“病人不动专家动”工作模式,搭建“无锡海东远程影像会诊中心”,累计开展跨省远程会诊1200余例。全面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充分发挥医共体牵头医院指导作用,全市已有60家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达到国家基本或推荐标准。设立市县级中藏医适宜技术培训基地6个,组织专家编订全省首个《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操作规程》《常用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程》,利用“河湟中藏医大讲堂”等,进一步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常见病、多发病防治中的优势和作用。
此外,持续推进医防融合,将疾控机构、妇幼保健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纳入医共体成员单位,探索建立“疾病预防、医疗救治、健康管理”三位一体的医防协同融合服务新模式。打通县、乡、村三级医疗信息网络壁垒,投资2100万元抓紧建设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积极开展涉藏远程医疗和远程教育平台推广应用,搭建完成乡镇中心卫生院与县级公立医院“点对点、面对面”远程会诊系统,实现乡镇检查、县级专家诊断、各院区分院之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推动医共体内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有效融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