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东日报记者 郝志臻 报道
春节的热闹劲儿还没完全消散,空气中仍弥漫着年的味道。海东市就业部门却已忙碌起来,精心筹备着一场特殊的“送别”,集中护送一批农民工奔赴东部沿海地区务工。
2月25日,海东市就业服务局在平安区中心广场举行2025年“点对点”输送务工人员欢送仪式,为186名务工人员送别。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出行,更是海东市劳务输出的生动实践,承载着无数家庭的希望与梦想。
天还未大亮,平安中心广场上已经人头攒动。来自海东市六县区的农民工们在当地就业部门的组织下,早早乘坐大巴车来到这里,身旁摆放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每一件行李都藏着对家人的牵挂,也装着对未来的憧憬。
“这次返岗可方便多了,政府帮我们安排好了一切,我们只要安心上车就行!”乐都区务工人员王芳笑着说道。
为让农民工能够顺利外出务工,海东市就业部门下足了功夫。前期,他们深入全市各乡村,通过走访、宣传等方式,全面了解农民工的就业意愿和技能水平。同时,积极与东部沿海地区的众多企业进行沟通合作,建立了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尽全力为每一位农民工量身定制一份合适的工作,让他们能在他乡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
在组织送工的过程中,就业部门更是考虑周全。除了提前和铁路部门协商统一购置车票,安排好舒适安全的大巴车运送外,还为农民工们准备了行李箱、水杯等出行礼物,让他们在旅途中感受到家的温暖。
出发现场,工作人员忙前忙后,引导农民工有序上车,帮忙搬运行李,耐心解答各种问题。他们就像冬日里的暖阳,用热情和关怀驱散了农民工们心中的不安。
随着列车缓缓进站,农民工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顺利登上了前往东部地区的列车。列车承载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缓缓开动,驶向远方。
“这些人员主要前往陕西省、江苏省、上海市等地务工,大部分都是从事餐饮、运输、电子电器类的工作。”海东市就业服务局副局长杨晓平说,这186名务工人员,是海东的一张张“奋斗名片”,他们带着家乡人民的嘱托与期望,奔赴东部地区的各个岗位。而海东市也将持续关注他们的工作与生活,做他们坚实的后盾,让他们在外务工无后顾之忧。
近年来,海东市积极响应国家东西部协作战略,将劳务输出作为稳就业、促增收的关键举措,通过与东部协作地区的深度沟通与协商,共同制定一系列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劳务输出政策。通过政策引领、精准对接、技能培训、跟踪服务和典型带动等一系列举措,消除了海东市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取得了显著成效。
海东市的劳务输出举措,不仅解决了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为他们打开了增收致富的大门,也为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输送了大量优质劳动力,促进了区域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同时,这些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在积累了经验和财富后,也将带着新的理念和技术回到家乡,为海东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未来,海东市将继续深化与东部协作地区的合作,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持续提升劳务输出的规模和质量,为推动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和区域协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