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365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从高原田间到世界餐桌的绿色传奇 ——海东全力打造高原冷凉蔬菜品牌

2025-7-7 13:05| 发布者: zxcv123| 查看: 1| 评论: 0

摘要: 海东日报记者 张璐 报道 在海拔2000多米的青藏高原东缘,海东的山川间正上演着一场绿色产业的蝶变。这里,蓝天白云下的田垄间,罗马生菜舒展着嫩叶,西蓝花点缀着大地,苦菊在风中摇曳生姿……曾经因高寒气候受限的...
从高原田间到世界餐桌的绿色传奇 ——海东全力打造高原冷凉蔬菜品牌

海东日报记者 张璐 报道

在海拔2000多米的青藏高原东缘,海东的山川间正上演着一场绿色产业的蝶变。这里,蓝天白云下的田垄间,罗马生菜舒展着嫩叶,西蓝花点缀着大地,苦菊在风中摇曳生姿……曾经因高寒气候受限的土地,如今成为孕育高品质冷凉蔬菜的“黄金地带”。

从互助土族自治县台子乡千亩产业园到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隆治乡的辣椒茄子基地,从田间劳作的质朴笑颜到冷链车疾驰的忙碌身影,海东用一茬茬鲜蔬搭建起通往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国际市场的“绿色桥梁”,书写着高原农业向世界餐桌进军的生动篇章。

走进互助县台子乡下台二村的高原蔬菜产业园,80公顷的土地上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26种蔬菜绿意盎然。罗马生菜、苦菊、羽衣甘蓝等,在高原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勃勃生机。产业园负责人靳永明满脸自豪地说:“我们的蔬菜,4月播种,6月底收第一茬;7月栽苗,9月底收第二茬,一年两茬,都以订单式销往香港!”

田间地头,是台子乡各村村民忙碌的身影,他们熟练地进行除草工作。“在这里务工,一天能挣80元至100元呢!”一位村民开心地说道。村民吴玉英是这里的“老员工”,她不仅在产业园长期工作,自家还种植罗马生菜,“种供港蔬菜产量高,既靠种菜挣钱,又能打工增收,日子越过越红火!”吴玉英的话语中满是对生活的热爱与满足。

在包装车间内,同样是一派忙碌有序的景象。来自云南省的技术人员庄要韩正在耐心指导女工进行蔬菜包装,“她们现在已经非常熟练了,我会继续监督、指导好包装技术,确保蔬菜以最佳状态运往香港。”庄要韩介绍道。包装好的蔬菜迅速送入冷库暂存,随后便搭乘冷链运输车,新鲜直达深圳、香港的市场。

靳永明的高原冷凉蔬菜发展历程,也是台子乡高原冷凉蔬菜产业发展的缩影。2008年,他从4公顷土地、十一二个蔬菜品种起步,历经多年打拼,如今已发展成80公顷的规模产业园,还与三个蔬菜经销商达成供销合作。2011年成立合作社后,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更是带动了周边老百姓一起种植,总面积400公顷。“我们采用地膜种植,平时主要除草浇水,苦菊要扎起来,几乎不打农药,就是为了保证蔬菜品质。”靳永明始终将品质放在首位。

不仅如此,海东市的民和县隆治乡和总堡乡,也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优势,让高原冷凉蔬菜产业蓬勃发展。在隆治乡,53.33公顷供港蔬菜种植基地里,辣椒和茄子茁壮生长。民和县光林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铁令梅介绍:“我们今年种的供港蔬菜主要是辣椒和茄子,采用订单式销售,完全不愁销路,明年计划将种植面积扩大到133.33公顷。”

在总堡乡,这里的20公顷高原特色供港蔬菜基地同样生机勃勃,西蓝花和甘蓝长势喜人。民和事成专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陈存来告诉记者:“我们这里种的主要是西蓝花和甘蓝,务工人员都是本地人。栽苗的时候大概有30多人,平时每天有15人左右。工资也是一天100元。”陈存来表示,他们与云南省的几个蔬菜经销商签订了合同,蔬菜成熟后,会直接过来拉货,销售渠道十分稳定。

目前,总堡乡供港蔬菜基地的蔬菜预计7月底就可收完,之后马上开始种植二茬蔬菜,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总堡乡人民政府副乡长马素珍告诉记者:“我们打算以现有基地为核心,全力改善基础生产环境,扩大种植规模,辐射带动总堡村、三家村等村连片种植。同时,深入挖掘高原供港蔬菜地域特色,加快培育一批具有民和特色的蔬菜产品品牌。努力把资源优势、品牌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逐步推动民和优质蔬菜走出青海、走向全国。”

近年来,海东市立足高原冷凉气候资源优势,将发展高原冷凉蔬菜作为夯实“菜篮子”工程的核心举措,全力推进生产基地建设,蔬菜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2.09万公顷,年产量74.36万吨,其中高原冷凉夏菜种植面积4133.33公顷,供港蔬菜基地规模达1333.33公顷,年产量15.4万吨,成为保障区域蔬菜供应、助力“青货出海”的重要力量。

在第26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上,海东高原冷凉蔬菜展区更是成为人气焦点。翠绿的西蓝花、紫白相间的甘蓝、鲜嫩的罗马生菜等数十种冷凉蔬菜错落摆放,仿若微型“高原菜园”。展区讲解员介绍,海东的冷凉蔬菜喝的是雪山融水,昼夜温差大,维生素C含量比普通蔬菜高出30%,品质卓越。而且,从田间到餐桌,构建了“采、储、运、销”全链条冷链体系,蔬菜采摘后1小时内进入预冷车间,通过航空货运,24小时就能摆上北京、上海市民的餐桌。

从昔日的传统农业产区,到如今的高原冷凉蔬菜产业高地,海东正以特色产业发展为抓手,不断提高“菜篮子”自给率,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向高端化、品牌化迈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随着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大和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海东高原冷凉蔬菜正走出青海,走向全国,成为展示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的亮丽名片。

来源:海东市人民政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分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