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高悬反腐利剑净化政治生态
(记者 金显花 卫正芳)问责4个单位167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2人,组织处理155人,疫情防控监督扎实有效;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67个,处理261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4人;通报典型案例41批次53起109人……一系列的查处亮出了我市2020年正风反腐的成绩单。过去的一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执行省纪委监委和市委决策部署,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引领,聚焦市委决策部署加强政治监督,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复学复课等重点监督,共问责4个单位167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2人,组织处理155人,疫情防控监督扎实有效。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及工作要求,加强政治监督,先后对369名干部进行工作约谈和提醒谈话,推动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以严明的纪律确保政令畅通。严把干部选任政治关、廉洁关,完成172批1980人次153家单位廉政审查,对提任交流的187名县处级领导干部进行任前廉政谈话。 持续强化作风纪律建设,开展专项监督检查12轮次,发现问题380个,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67个,处理261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4人,通报典型案例41批次53起109人。扎实开展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对6件党员干部作风问题进行立案查处,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8人。深化巡察监督,年内完成两轮常规巡察,以及扶贫领域专项巡察“回头看”,人防领域、统计系统和东西部协作扶贫项目资金专项巡察,发现问题731个、线索10件,对96个村(社区)开展延伸巡察。着力“四项监督”融合贯通,在协作监督中约谈520人次,谈话提醒107人次。 在全市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决胜行动中,处置问题线索138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0人,组织处理67人,移送司法机关5人。压紧压实生态环保政治责任,组织召开全市生态环保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推进会、协调会,开展3轮次专项监督检查。深入推进“惩腐打伞”工作,完成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六清行动”,处置办结涉黑涉恶问题线索32件,立案22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6人次,组织处理32人,移送司法机关4人,查处“保护伞”1人,查处村干部参与和组织恶势力团伙1人。深入推进漠视和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对排查出的138个民生领域问题进行跟踪督办。开展3轮次人防系统腐败问题监督检查,对发现的2件问题线索挂牌督办,8个问题跟踪督办。推进“小金库”专项治理,严肃查处互助土族自治县扶贫局私设“小金库”等典型案件,处理32人。对套取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重大疑难复杂问题进行专项治理,18名村干部被立案查处。 加强对反腐败工作的领导,组织召开全市反腐败工作协调小组会议。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惩腐力度和效果不断增强。1至12月,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1226件次,同比下降4.7%;处置问题线索852件,立案427件450人,采取留置措施48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65人,移送检察机关42人,挽回经济损失1200余万元。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处理党员干部1582人次,占比分别为74.6%、16.8%、3.4%、5.2%。深入剖析典型案例,全面开展“以案促改”,市县两级召开警示教育大会27场次,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线。全力压实办案安全责任,开展“五查五看”自查自纠活动和“百日安全”行动,协调乐都区2家医院与市纪委监委签订“绿色通道”协议,组织开展市、县区纪委监委办案人员急救、消防应急演练。 与此同时,加强自身建设,坚持刀刃向内,强化自我监督,严肃处理涉及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线索17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人,组织处理10人,调离纪检监察岗位1人,“双开”2人。积极主动搭建监督平台,市、县区两级监委聘任的91名特约监察员上岗履职。
来源:海东市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