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365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我市86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5万元

2021-3-23 17:53| 发布者: xiu小新| 查看: 335| 评论: 0

摘要: 海东日报讯(记者 张璐)近年来,海东市牢固树立“把抓党建作为最大政绩”的理念,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以党建引领带动各村产业发展,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模式。截至目前,全市1587个行政村已全面实现村级集?..
我市86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5万元

海东日报讯(记者 张璐)近年来,海东市牢固树立“把抓党建作为最大政绩”的理念,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以党建引领带动各村产业发展,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模式。截至目前,全市1587个行政村已全面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破零”,其中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862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54.32%

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新村就是其中之一。近年来,班彦新村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产业发展之路,形成了以乡村旅游主线为引领,盘绣制作、酩馏酒酿造、光伏发电、特色养殖、果蔬采摘等各项致富产业多点开花,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今年年初,班彦新村“两委”依托景区发展,着力打造生态农庄产业园。班彦新村党支部书记仲关因保告诉记者,在打造生态农庄产业园初期,班彦新村打响“支部共建促乡村振兴”的党建服务品牌,投资90万元,打造集观光、采摘、体验为一体的旅游景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下一步,我们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继续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着力打造生态农庄,突出特色花卉认知、培育果蔬采摘、农耕体验特色项目,引导更多群众参与进来。”仲关因保说。

除班彦新村外,乐都区各村也有了自己的特色产业。317日,记者来到乐都区寿乐镇龙沟门村。村民赵长芬起了个大早,拱棚里用来倒茬的杨花萝卜已成熟,她准备摘一些去县城销售,顺便再买些肥料回来,下一茬种上乐都长辣椒。“以前没搭拱棚的时候,我家里只种一些洋芋,卖得最好的时候每亩也就挣5000元。”赵长芬边拔萝卜边告诉记者,她们家现在2亩地都搭了拱棚,全部种上了长辣椒,每年每亩能收入1万多元。

龙沟门村党支部书记张付平告诉记者,自2015起,村里利用东西部协作扶持产业资金开始为村民按个人意愿免费搭建这种拱棚,截至目前,规格为200平方米的搭建了220栋,规格为400平方米的搭建了68栋,基本都种上了乐都长辣椒。今年预计4月开始种,到端午节第一茬就可以采摘上市了,等十几茬之后,到国庆节前后结束,到那时再种上菠菜、油菜等蔬菜用来倒茬,增加产量。

寿乐镇党委副书记熊增岗表示,近年来,寿乐镇立足区位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富民产业,现代农业提质增收,坚持把蔬菜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以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在全镇中的6个村搭建高标准拱棚累计7000栋,经济效益比原生的种植有所提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同样,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隆治乡桥头村,针对每家每户都有梨树的实际,村“两委”经过商量后,在村里打造“梨园”,每年4月开办“梨花节”,并修建游客接待中心供游客吃饭休息,吸纳村里贫困户在这里就业,增加他们的收入。村民刘应环就是其中的一员。她告诉记者,前几年,她的丈夫因为车祸撞坏了腰和右脚踝,丧失了劳动力,在她找工作时,正巧看到接待中心的招聘通知,于是在家门口成功就业了,每个月能挣3000元。

隆治乡党委书记朵光峰表示,自2018年以来,隆治乡林果业、乡村旅游业以及养殖业的发展,带动了百姓们增收致富。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乡村振兴的开局之年,隆治乡将充分抓住时机,主要打造梨花、林果业和养殖业三大品牌,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近年来,海东市始终坚持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强党建,坚定不移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基层,各级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等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全市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步、新发展。海东市将全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采取联合经营、抱团发展等方式,用好用活中央财政扶持资金,推进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海东市人民政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分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