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打造“红色路线实景课堂”
海东日报讯(记者 李晓娟)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海东市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丰富、红色底蕴深厚的特点,深挖红色资源,并将红色资源“串珠成链”,梳理出北线、中线、南线三条精品红色路线,通过“串联”红色资源打造“红色路线实景课堂”,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在与历史最近的地方回望历史、读懂历史、思考历史,进一步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截至目前,三条精品红色路线共接待游客42000人次,其中,接待市外党员干部群众10000余人次。 据了解,在三条精品路线亮相前,海东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协调市县(区)组织、宣传、文化部门对全市红色教育资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爱国主义主题地以及在改革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党组织,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的方式进行初步统计,并对各类现场教育点的展陈资料、教育主题等材料进行汇总。经过审查,最终梳理出党史教育现场教学点14个。经对党史教育现场教学点的科学整合规划后,制定了海东市红色教育线路北线(平安区民族团结教育基地、互助土族自治县班彦村、互助县双树村)、中线(乐都柳湾彩陶博物馆、乐都卯寨党史馆、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喇家遗址博物馆)、南线(化隆回族自治县全面从严治党教育基地、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红光村)三条精品路线。 为进一步提升各党史教育现场教学点的水平,组织文化部门统一对各点的负责人、讲解员进行了培训,通过提升展陈水平、优化针对不同受众的解说词等,充分发挥现场教学点的优势,讲好党的故事。为确保精品路线能真正落实,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安排专人对3条精品路线进行了模拟游览,并将初步路线向社会公开并征求意见,确保路线科学合理好落实。通过前期准备,目前,3条精品路线已向各级党组织发布并接待参观学习。 三条精品路线确定后,全市各级党组织、领导干部充分结合路线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现场教学”。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纷纷结合百场领导干部讲党课活动,将党课、研讨课等课堂搬到红色精品路线中,结合现场展品、图片和现场教育点背后的革命故事,以“实景课堂”和党课相结合的模式,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开展讲党课活动。 “以往的红色教育都是座谈会、听报告,我市打造3条红色教育路线,能让广大党员干部接触到更深更广的党史学习教育。”参观的党员干部纷纷表示,沿着红色精品线路,进行一次现场宣誓、聆听一个历史故事、诵读一段文献史料、观看一部纪录影片、参加一次场景体验、进行一项互动教学等,既听得见历史声音、记得住历史沧桑,也摸得着岁月痕迹,从而更能进一步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71岁的老党员李启彦说:“通过参观学习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作为一名老党员,我要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继续发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影响并带动身边的人,为我们未来的美好生活而奋斗。” 来源:海东市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