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抓共管倾心守护“海东绿”
海东日报记者 胡生敏 报道 绿树环绕,山城交融,这是一座被深深浅浅绿色包围和覆盖的城市; 靓了村庄,美了农家,这是一座创造绿色奇迹,让绿色拥抱家园的城市; 引水上山,精心管护,这是一座逐绿前行,厚植生态底色,加快“绿色崛起”的城市。 碧水荡漾,绿意葱茏。近年来,海东市持续推进“绿屏障、绿河谷、绿城区”建设,通过增举措、强管理、建机制,让绿水青山实现永续发展,打造生态建设的“海东样板”。 从高速公路“四季有绿,两季有花”的绿色景观通道,到海东境内小峡、大峡、老鸦峡三大峡口为重点的湟水河海东段生态修复工程,从湟水规模化林场海东分场建设,再到贯穿海东全境的10处湿地公园……如今,郁郁葱葱的林海,护佑着一块块绿洲,维系着海东山水林田湖草的立体呈现。 与荒山较劲,让山川变貌,是逐绿前行的海东人几十年来的坚持和奋争。生态“成绩单”的背后,更是173万河湟儿女铆足干劲改善空气质量、下足力气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和干劲。 “三分种七分管。”生态资源管护是一项不间断的工作,而地方的生态保护立法,可以为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提供有针对性的制度保障。2020年1月1日,《海东市全民义务植树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 “《条例》进一步明确,义务栽植树木验收后归属林地所有者、承包经营者,也就是说无论国有土地、集体土地还是个人承包地,都纳入了义务植树林权所有人、受益人的范畴。”市林草部门相关人员表示,此举旨在调动各方积极性,让“树栽下就有人管”。 除了制度约束,海东市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按照“实施生态补偿脱贫一批”要求,选聘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转为生态护林员,为绿水青山保驾护航。 马文寿是平安区三合镇邦业隆村村民,参加生态护林工作已有10年。他们一家原本住在峡群林场大山深处,面山而居。从记事起,他经常跟着父亲进山护林。如今,响应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他们整村搬迁到城里。受父亲的影响,马文寿放弃了城市生活,沿着父辈的足迹继续前行,他和妻子毅然决然把家搬到林场深处的东叉管护站,以场为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守在护林一线,走着熟悉的山路,巡护着相同的林场。 “我就出生在这里,这里就是我的家,我父亲用一生的时间守护着对面的这片山林,父亲对林场有特殊的感情,这里有他种的树,有他看着长成的森林。如今,父亲已80高龄了,还在背后默默支持着我的护林工作。”马文寿说,无数日夜的守候,换来的是对这片山林和父亲最真实的不舍。 像这样默默奉献的护林员,在全市有4512人,他们勇于担当,坚守大山深处,保护着一草一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海东许多地方,山有多高,树就有多高。每年栽下去的树苗要长成大树,水是最不可或缺的。 时下,沿着平安区小峡街道南山附近的山路前行,可以看到一条条压力钢管组成的主管道已经从山下小峡渠旁边建的泵站口引上了山,铺设的引水上山管道顺着山势或高或低,盘卧在南北两山。涓涓的流水顺着管道被送上了山,像血液一样滋润出绵延的绿色,在水的滋润下,白榆、山杏、云杉等树木在这里扎根生长,筑起了青海东部的绿色屏障,成为当地一片独特的风景。 “以前荒山造林最大的问题就是水到不了山上,树苗的成活率不高。这几年引水上山后,植树造一片成一片,造一片绿一片,这个成效是非常显著的。”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植树点位于山坡地带,地质盐碱成分较多,植树难度较大,是绿化造林工作中的“硬骨头”。近年来义务植树造林点,高一点的山坡都有蓄水的池子,确保了每一棵树苗得到充分灌溉。 几年来,全市水利部门创新工作方法,成立了绿化水利配套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供水管线布置、材料选择、后期养护等具体环节细化要求,压实各方责任,明确时间节点,确保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如期完成。为确保南北山绿化项目推进和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全市水利部门多方筹措资金,实施湟水南北岸绿化灌溉水利配套工程(平安片区尖山一期)、乐都区南北山绿化水利配套工程(岗子沟东片区)、湟水南北岸绿化灌溉水利配套工程(互助土族自治县高寨后山片区)、平西经济区绿化水利配套工程等海东市南北山绿化水利配套项目27项,累计完成投资4.44亿元,建设供水泵房29座,新建蓄水池327座,铺设各类供水管网3099千米,各类管道建筑物99956座,总控制灌溉面积达16.58万亩,有力助推了全市国土绿化工作步伐。 “引水上山”的成功实践对于年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的海东来说,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海东气候虽然好,但是有些地方的土质却呈现盐碱趋势,水对于这里来说是无比珍贵的,所以我们在挑选苗木时尽量选择抗旱、成活率高的,比如樟子松、山杏、柽柳等,几年后,这片土地将是山体公园的模样。”海东市林业局高级工程师说。 “想要把树种活、种好,其实没那么简单。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一些种得不太好的树,在植树现场会被要求挖出来再种一次。”据海东市造林绿化科工作人员介绍,为了保障和提高新栽树木的成活率,林业部门会在义务植树活动现场提供专业指导,事后还要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树木栽下一段时间后,就转入正常维护了,但是这些工作同样并不简单。据介绍,海东林业部门会严格规范林木管护程序,签订管护合同措施,明确承包单位管护责任,加强幼林抚育,凡是成活率不达标的,次年补植补栽。近几年,在植树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海东市相关部门对苗木的保障措施十分严密。去年以来,全市组织开展的大型群众性义务植树活动中,苗木的成活率基本达到了85%左右。
来源:海东市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