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省第一
本报讯(记者 胡生敏)今年以来,海东市商务聚焦“六稳”“六保”工作任务,强化措施,精准发力,有序推进商贸企业复工复产,持续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加快推进商贸领域市场主体建设,全力确保市场主体健康稳定发展。1至9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8.04亿元,同比增长3.7%,高于全省12.4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省第一,保持了自二季度以来率先在全省实现由负转正的良好态势,有效稳定了居民就业和收入,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为促进消费回暖向稳,海东市商务系统集中优势和资源,累计投入372万元,组织以限上企业、大个体户和限下样本企业为重点的商贸流通企业,开展年货大集、送年货下乡等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促消费活动,全市55家限上企业和大个体户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15亿元,同比增长59.9%。同时,对接协调省商务厅、中国银联青海分公司、市内各银行,集中力量和资源,从6月12日开始,先期投入200万元,通过“云闪付”APP发放优惠券的方式,在全市开展“情满河湟,云暖万家”促消费活动,活动持续开展至10月底。 海东市以外贸企业培育为重点,稳步推进对外贸易发展,厚植外贸发展根基。及时向21家重点外贸企业下达复工复产专项补助资金29.5万元,向省商务厅申报2020年省级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项目13个。积极对接协调青海义乌商会,成功引进3家外经贸企业;会同卫生健康部门,协调对接医疗设备进口事宜,为下半年全市进出口总额稳中向好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扎实推进六县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建设,扎实开展电商扶贫、消费扶贫,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上半年,全市消费扶贫交易额达682.52万元。组织24家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参加“三品一标”品牌认证培训班,筛选全市11家有带贫成效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全力做好农产品品牌推介工作,推动农产品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生产。 来源:海东市人民政府 |